世界讯息:十件民生实事与你息息相关

2023-02-16 02:36:57 来源:乌鲁木齐晚报

十件民生实事注重普惠性,针对住房保障、养老托育、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共性、热点问题发力,覆盖广泛。注重可行性,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,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,提出的一个个举措目标充分考虑了现实基础条件;注重实效性,既有定性要求也有定量目标,能够使民生改善看得见、摸得着。针对居民关心的问题,会上自治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。

□本报全媒体记者王媛媛


(资料图)

首次在网络上公开征集民生建议

记者:今年十件民生实事公开发布后,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,请问这次民生实事的选择是如何体现各方面意见和大众所思所盼?

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、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、主任王平生:我们在谋划2023年民生实事的各个环节,始终坚持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。例如,在今年自治区两会上,我们从人大代表对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和政府工作所提意见建议中,专门梳理了有关民生的意见建议29条;1月14日-30日,我们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、人民网等网络平台,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广大人民群众对2023年民生实事的意见建议。这也是自治区人民政府首次在网络上公开征集民生建议,共征集到建议907件,其中住房保障类建议占34.18%,交通出行类占16.87%,教育医疗类占12.57%,就业创业服务类和城乡建设类各占近10%。

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学位

记者:自治区公布的十大民生实事中,有一件实事是“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”,具体在哪些城市?

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学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韩春玺:目前,自治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毛入园率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等关键指标基本能够满足各族群众的需要,人口相对集中的乌鲁木齐市、哈密市伊州区、昌吉市、库尔勒市、伊宁市5个市(区)公办园学位相对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。今年,我们将用好中央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,投入1.82亿元,支持上述5个城市新建11个公办幼儿园,新增不少于4000个公办学位。

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项目

记者:十件民生实事里提到要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,具体包括哪些内容?

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胡志春:今年自治区将投入1800万元在乌鲁木齐市、伊犁州、克拉玛依市、博州、昌吉州、阿克苏地区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项目,支持9个医疗机构通过内部改扩建、适老化设施改造、开展医养结合人才培训等方式建成社区(乡镇)医养结合服务中心,项目单位还将为辖区65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开展2次医养结合服务,为辖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。

开展24项专项就业服务活动

记者:今年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有哪些具体举措?

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高峰:今年,继续把就业作为民生实事的重要事项,持续聚焦脱贫人口、登记失业人员、残疾人、低收入群体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、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,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,帮助更多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增收。

一是送政策暖心。持续推进“直补快办”“免申即享”等快办模式,推动社会保险补贴、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、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项政策应享尽享,不断扩大就业政策惠及面,稳定就业岗位。

二是送培训暖心。持续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根据就业对象的就业需求和能力素质,开展就业技能培训、岗前培训、技能提升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培训。

三是送服务暖心。持续深化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,今年全区统一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月、民营企业招聘月、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等24项专项就业服务活动。

保障房建设覆盖21.91万户居民

记者: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,涉及公租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、城镇棚户区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等,这些工程的实施将为各族群众带来哪些实惠?

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李林毓:今年将新筹集1.3万套公租房、4.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,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4.9万套,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152个小区、覆盖21.91万户居民。四类民生工程的有效实施,将为各类住房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居住保障,同时根本改善棚户区和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安全。

通过公租房的实施,进一步巩固自治区城镇申请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,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合理的轮候期内得到保障。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,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。通过城镇棚户区改造的实施,从根本上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安全,不断提升城市功能,同时拉动内需,促进家具、家电、建材、装修等行业的发展。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对城市或县城建成年代较早、失养失修失管、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、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、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进行改造提升,使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。

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

记者:刚刚过去的春节、元宵节,自治区举行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,各族群众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下一步,自治区在文化惠民方面还有哪些举措?

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马旭国:今年我们计划通过两方面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使春节期间的“冰雪热”“博物馆热”“美术馆热”“年味热”持续保持热度并不断深入。

一是品牌活动广覆盖,组织开展“群星耀天山”群众才艺大赛、“双百”活动(即“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”“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”)、乡村村晚以及群众乐于参与、便于参与的广场舞、大家唱等群众文化活动。此外,“书香新疆·全民阅读”系列活动和“流动博物馆”巡展等活动也将继续举行。

二是聚焦需求送演出。今年在持续开展“石榴籽”文化文艺小分队、专业院团惠民演出等区、地、县三级文艺下基层演出的基础上,还将重点推进“戏曲进乡村”项目,为全疆39个县市的458个乡镇送戏进村,每个乡镇每年配送6场演出。开展新疆曲子剧、锡伯族“汗都春”濒危剧种惠民演出。

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

记者:为改善“乌—昌—石”区域环境空气质量,重点采取哪些措施?

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田丰:根据“乌—昌—石”的区域特点和防治难点,将在春夏季以可吸入颗粒物(PM10)和臭氧污染治理为重点,在秋冬季以细颗粒物(PM2.5)污染治理为重点,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。

按照宜煤则煤、宜电则电、宜气则气的原则,因地制宜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和农业散煤替代;强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,推动燃煤锅炉关停整合、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等;推动调整交通运输结构,提高绿色低碳水平,依法依规完成柴油货车淘汰或提标改造治理任务,不断优化货运结构;加强面源污染治理,实施扬尘污染、秸秆禁烧、餐饮油烟、恶臭异味专项整治;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,强化区域应急联动机制,加强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,推进工业企业季节性错峰生产,提高预测预报能力水平,强化大气环境执法监管;在“区域联动”上出实招;按照统一行业排放标准,统一预警启动标准,统一重污染天气管控要求,统一绩效分级政策要求,协同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同防同治。

关键词: 息息相关

上一篇 :

下一篇 :

X 广告
公司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纵横快递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2   联系邮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